0

51.85万亿元、4.30万亿元!沪市公司“交卷”!

2024.05.02 | 新能源电动汽车厂家 | 27732次围观

沪市公司“交卷”了。

截至2024年4月30日,沪市公司完成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数据显示,在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的支撑下,沪市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8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4.30万亿元。

在稳固经济“基本盘”同时,沪市公司还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布局未来产业,金山办公、万华化学、海光信息等公司全面助力AI在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计算等领域的规模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

今年一季度,沪市公司平稳开局,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19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18万亿元,全年业绩持续向好可期。

营收总额稳中有升

分板块来看,2023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45万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净利润4.22万亿元,同比微降1.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03万亿元,同比增长0.8%,经营业绩较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1422沪市主板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过八成,其中740公司实现业绩增长,166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整体亏损面大幅收窄,亏损金额同比下降近五成,减亏、扭亏公司共计222。

拉长时间段看,2018年至2023年,沪市主板公司生产经营内生稳定性持续增强,营业收入、净利润五年复合增速分别为7%、6%;营收中位数从23.35亿元上移至35.36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从1.67亿元上移至1.89亿元。

科创板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0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47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全年实现净利润759.6亿元。

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近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3%和24.4%。其中,92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187公司连续4年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75公司连续4年净利润均为正增长。

研发投入方面,沪市主板公司2023年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5%,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138公司研发支出超十亿元,19公司研发投入超百亿元,108公司研发强度超10%;航空装备、电力、通信服务等行业研发支出增速超30%,软件开发、化学制药等行业研发强度超10%。

科创板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1.2亿元,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2%,83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20%。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已汇聚超过23万人的科研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高研发投入带动沪市公司在新兴产业投入与传统产业转型方面齐头并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十年来,沪市主板一批新兴制造、现代服务公司数量呈现阶跃式增长。机械设备行业由45增至125;医药生物行业由62增至109;行业由42增至114;电子行业由26增至71;通信行业由14增至29。重点产业链加速汇聚,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传统行业公司积极运用新技术实施改造提升,向“新”发展,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3%、21%,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超5亿元。

科创板则充分发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平台的作用,持续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超过80%。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数量超过110,已达到万亿市值规模,汇聚了国内排名前三的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以及大硅片龙头沪硅产业、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半导体IP龙头芯原股份、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澜起科技等多骨干企业,形成了头部引领、集群支撑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沪市公司还大力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沪市主板公司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中国移动发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技术的“BASIC6”科创计划,2023年实现数字化转型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22%;万华化学探索运用AI辅助催化剂分子设计,缩短研发周期,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韦尔股份2023年发布TheiaCel技术,让图像传感器能更好应对明暗变化场景,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拓展市场份额;海天精工作为高端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生产商,2023年交付数十条龙门及卧加智能柔性生产线,较传统生产线效率可提升20%以上,助力客户借助工业自动化实现批量生产。

一批科创板公司更是积极面向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谋篇布局。人工智能领域,金山办公、海光信息等10余公司全面助力AI在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计算等领域的规模应用。基因技术领域,诺禾致源已建立通量规模领先的基因测序平台,全面掌握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整合研究技术体系。量子信息领域,国盾量子积极发展量子计算业务布局,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核心组件稀释制冷机的运行指标已达到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

外贸出口稳中提质

近年来,依托产供链配套集成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我国外贸出口呈现强劲的增长韧性。以上港集团、宁波港、青岛港三大沪市主板港口公司2019年至2023年吞吐量作为透视的微观窗口,货物吞吐量由18.64亿吨增长至23.26亿吨,增幅25%;集装箱吞吐量由2019年的9393万标箱,增长至2023年的1.22亿标箱,增长率达30%。

上市公司外贸业务活力持续迸发,沪市主板公司2023年共实现海外业务收入5.81万亿元、海外创利0.66万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5%、81%。目前已有近六成公司披露海外收入,其中近两成公司海外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上。2023年数据显示,航空装备、航海装备、计算机设备、金属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细分行业出口保持高增长,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4%、38%、33%、22%、21%。

科创板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海外收入4026.2亿元,同比增长9.7%,占板块整体营收的28.8%,展现较强韧性。超七成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其中,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分列2023年度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名,三元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出货量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助力“新三样”产品出口迅猛提升。

以新能源、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稳定的出口增长极。沪市主板公司中,长城、宇通客新能源全球销量保持较快增长,海外业务收入达531亿元、104亿元,同比增长102%和86%;创利138亿元、33亿元,同比增长93%和96%。与相呼应,零部件公司海外市场开发持续深入,以福耀玻璃、均胜电子、爱柯迪为代表的各细分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分别增长15%、12%、29%。

现金分红再创新高

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2023年,沪市公司现金分红规模再创新高。其中,沪市主板共有1290公司宣告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合计1.70万亿元,平均分红比例为40.22%,股息率达3.74%。

其中,1028沪市主板公司连续三年实施分红,近1100公司分红比例在30%以上,25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红金额超千亿元,121公司股息率超5%。

值得一提的是,近百沪市主板公司披露2023年中期分红方案,包括“五大行”在内的多公司宣布将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一年多次分红风气渐浓。

科创板方面,约七成公司推出202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达424.7亿元,超300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10公司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超过5亿元。其中,传音控股、晶科能源、中国通号现金分红分别达48.4亿元、22.4亿元和18.0亿元,成大生物、航材股份等23公司年内多次实施现金分红。

退市生态持续巩固

2023年,沪市公司持续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持应退尽退,严厉打击违规规避退市或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2024年年初以来,沪市主板共8公司锁定终止上市,其中3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1公司涉及重大违法退市,4公司年报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此外,21沪市主板公司年报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新“国九条”颁布后,会计师事务所责任进一步压实,对于上市公司财务失真、内控失效等问题的发现能力有所增强。2023年年报中,41沪市主板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较上年增加12;23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较上年增加9。

51.85万亿元、4.30万亿元!沪市公司“交卷”!

其中,3沪市主板公司因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在年报披露后锁定终止上市;12公司因内控否定意见或被出具带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而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落地,缕清独董职责地位,强化履职保障,确保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的作用。2023年年报中,沪市主板9上市公司的15位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投出弃权或反对票,对年报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异议,揭示公司风险,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完善。

2024全年业绩向好可期

2024年第一季度,沪市公司经营业绩平稳开局。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1.91万亿元,净利润1.16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1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3.8%、2.5%。行业方面,航空运输业一季度同比实现扭亏;制造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5%,增幅进一步扩大;餐饮酒店、具制造等多个相关行业延续增长态势;机械设备业绩整体回转,一季度增长9%,工程机械、轨交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增长。

科创板方面,除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百济神州、诺诚健华4多地上市红筹企业外,567科创板公司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75.5亿元,同比增长3.6%;合计实现净利润172.1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超六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超五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51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尤其是集成电路、智能检测等细分行业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27.8%、62.3%,百利天恒、传音控股、晶科能源等3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规模突破10亿元。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沪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着力夯实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科创板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公司合计研发投入322.7亿元,同比增长18.2%,超70公司披露产品研发或商业化取得突破,助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超30公司披露研发、生产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上交所表示,总体看,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全年沪市公司业绩持续向好可期。

责编:李丹

校对:李凌锋

2024证券时报“寻找创投‘金鹰’、发现企业‘新苗’”计划隆重启幕,点亮时代梦想、绽放时代光芒。

点击海报即可报名,速戳↓↓↓